据《2021年中国电竞研究报告》显示:2020年,我国电竞市场规模达到1450亿元,预计2021年突破1800亿元。电竞市场的快速发展,让人们足不出户获得酣畅游戏体验的同时,也推动着陪玩、主播等新兴职业的蓬勃崛起。然而,正如硬币的两面,游戏陪玩行业从诞生至今,诈骗、涉黄等质疑就从未间断。

火——备受追捧的蓝海市场
游戏陪玩,是指为网络游戏玩家提供的游戏陪伴服务,具体内容包括组队刷副本、做任务、打装备等,通常分为线上、线下两种形式。目前陪玩市场上,服务类型大体分为两类:“游戏类”和“娱乐类(唱歌、聊天等)”,其中游戏类陪玩又分为“上分型”和“娱乐型”。
近几年,我国游戏陪玩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。一方面,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有望由2017年的1.82亿元增至百亿元;另一方面,游戏陪玩从业人员数量直线上升,以国内某游戏陪玩平台为例,月均下载量保持在300万次以上,陪玩从业者已突破500万人。
游戏陪玩市场的巨大潜力,吸引社会资本纷纷入局。从2018年至今,先后有多家游戏陪玩平台获得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、数千万美元投资等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游戏陪玩早已突破“玩”的本质,上升到消解孤独的精神层面,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,愿意一掷千金换取陪伴者不在少数。据某游戏陪玩平台数据显示:2019年该平台单一用户订单消费金额最高达308万元人民币。
冰——难逃网络诈骗陷阱
“玩的不是游戏,是寂寞”的消费需求,让游戏陪玩行业一直以来笼罩在软色情、诈骗的阴影之下。去年8月,某知名游戏陪玩平台因涉黄问题引起关注,一些女陪玩主动向平台“玩家们”兜售“深夜服务”。虽然,平台回应称,已采取账号冻结、列入黑名单风控系统等措施,但打软色情擦边球的现象仍然存在。
有用户反映,经常被其他异性用户骚扰,提出异常服务要求,或者欲实施网络诈骗。也有用户举报,平台审核不严,存在陪玩使用虚假头像等问题。对此,各大游戏陪玩平台先后发声,通过采取加强风控监管、上线人脸识别、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模式等手段,阻止违规行为的发生。
针对游戏陪玩产业出现的上述问题,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组织起草发布了《中国电子竞技陪练师标准》,将电竞陪玩师分为初级、中级、高级三个等级,并从申报条件、职业技能、职业道德守则等多个维度给出了明确的描述和规范,旨在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,促进游戏陪玩行业向正规化、成熟化方向发展。
一个新兴行业的诞生,往往会伴随着质疑的声音。在冰与火之间,游戏陪玩行业最终走向何方,还需要进一步观察